獼猴桃開始采摘,早熟品種已經上市,果實糖度和硬度是檢驗果實品質和管理水平的最好依據。臨近采收, 提高獼猴桃品質現在該怎么管?
采前獼猴桃還在膨大,樹體對養分的吸收量占全年果樹吸收量的50%以上,是營養吸收的高峰期,保證果實生長發育。對磷鉀鈣的需求增大。此時新梢停止旺長,是光合作用的關鍵時期,要注意保護好葉片,為果實膨大增甜提供能量。
建議微補果力(微補紅果力)500倍+微補蓋力500倍采前噴施2次,間隔7-15天,補充磷鉀促進細胞分裂,讓果小的再長一點;補鈣提高果實硬度,減少軟果。
上色轉糖期,水分過多,一是容易導致裂果,二是會沖淡甜度,延緩褪青和降酸。獼猴桃需要大量的鉀肥和磷肥來促進品質的提高。必須要讓獼猴桃的根吃得下這些肥,才能保證所需營養的供應。
要延長保鮮期和提高品質,補鈣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補鈣可以讓果實硬度好,耐儲運,增重,還有助于延長掛果留樹保鮮的時間。同時,在這個時期要有效補磷鉀,增甜、增加果實密度,延長保鮮期和貨架壽命。
建議采前用微補紅果力500倍+微補蓋力500倍,連噴2-4次,間隔7-15天,能夠促進上色增糖,防裂果增果重,讓色澤糖分更好。
而采收后,獼猴桃進入樹勢恢復階段,是植株復壯、補充養分和安全越冬的重要階段,生產周期結束但田間管理并沒有結束,所以采后的管理別丟下了。
獼猴桃的葉片在采摘后依舊保持著光合作用的進行,不過此時所制造的養分不再用于果實和枝條生長,而是貯藏起來,保存枝干上,為來年的生產做準備,來年的萌芽、開花、坐果、長梢和幼果發育都在此基礎上進行。
我們說采后要施采果肥,及時對營養進行補充,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樹體里面的養分貯蓄,快速恢復樹勢,以促進來年的花芽分化。
適逢9月份也是獼猴桃根系生長的一個高峰期,我們可以通過補鈣來促發根系,進而提高肥水的吸收利用效率,加快樹勢的恢復。
對此,推薦撒施或埋施微補倍力2-3兩/樹+微補OM45 2-3兩/樹,利用這套方案可以減少復合肥的用量,通過補鈣,促進根系的生長,提高吸肥能力;再有補鎂,可以有效預防黃葉早衰。
獼猴桃葉大葉薄,在樹勢衰弱又高溫干旱的情況下,葉片提早黃化掉落,光合作用受阻,來不及儲存養分,樹體越冬來年花芽分化也會受影響。
建議采后葉噴微補碧力1000倍+因迪樂水溶肥500倍1-2次,減少黃葉,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和樹體養分積累與貯藏,促進枝條成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