柑橘浮皮是指柑橘果實在成熟過程中,果皮與果肉之間產生空隙分離,造成果皮鼓起的現象,是一種果實生理性枯水病害,主要發生在成熟中后期。柑橘浮皮果會導致賣價大幅下降,果農損失較大。
柑橘浮皮果發生原因有以下幾點:
1、品種因素,一般易剝皮的寬皮柑橘容易發生浮皮,如砂糖橘、蜜桔;
2、土壤水分急劇變化,前期干旱,后期雨水較多,浮皮易產生;
3、氮肥使用過量而磷鉀鈣缺乏的果園,易導致粗皮大果和浮皮果;
4、果實轉色期使用含氮較多或含激素的葉面肥容易導致浮皮。
如何預防和減少浮皮果:
1、保持水份供應平穩,尤其是長期干旱時,要適量澆水,防止土壤中水分劇烈變化;
2、平衡施肥,減少含氮化肥的施用,中后期著重補充磷鉀鈣鎂等元素;
3、持續平衡給果實補鈣,柑橘果實對鈣的需求量排第二位,缺鈣,果實硬度差,果皮韌性不好,易產生浮皮。從幼果期開始連續給果實補鈣,可減少浮皮果發生率,增加果實硬度。
具體措施與方案
1、轉色期繼續給果實補鈣:柑橘在果實轉色期果皮細胞繼續分裂,通過給果實補鈣,能增強果皮的結實度,大大減少浮皮果的發生。柑橘果實轉色初期噴一次微補蓋力500倍,10天后再噴一次,可減少浮皮果的發生,對于即將浮皮的果實有較好的控制效果,同時還能增加果實硬度,提高單果重,如果收獲期遇低溫雨水,還有助于減少霜凍果。
2、給果樹補磷鈣鎂:果實轉色前或轉色初期,下雨前后撒施微補倍力2兩/樹,如果轉色期干旱,可沖施微補根力鈣+微補精力,減少浮皮果和因營養不平衡導致的不熟果。
3、成熟轉色期應保持水分的均衡供應,干旱時要及時適量補水,雨水過多時要及時排水,轉色期不能噴含激素的葉面肥,建議噴2次以上微補紅果力500倍,柑橘著色均勻,增甜增重。